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页 >> 文章中心 >> 大众心理 >> 心理万花筒 >> 正文
“公民焦虑症”亟待心理咨询
作者:人民日报 文章来源:人民日报 点击数:2524 更新时间:2015/9/23 11:36:00

《人民日报》9月11日报道,据统计,全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,自杀未遂人数约为200万,自杀已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,是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。

专家认为诱发心理病的主因是过分焦虑。不久前杭州一家心理研究所通过对1000户城市家庭问卷调查,得出结论:快乐正悄然地离我们远去,而焦虑已成为现代人的心理病。快乐减少,焦虑骤增,外因源于目前社会正处在变革时期,竞争加剧,生活压力加重,人际关系复杂,人们为下岗失业而焦虑;为找不到称心工作而焦虑;为挣不到丰盈收入养家而焦虑;为子女考不上名牌大学而焦虑;为家庭磨擦、上下级关系不和谐而焦虑……专家说,这是一种“公民焦虑症”。

焦虑是一种当心、害怕心理,使人思维混乱,精神虚散,缺乏信心,产生烦躁、不安、恐惧情绪,直至心理变态、扭曲,严重危及健康,加速人的心理和生理衰老。如果“焦虑症”长期得不到有效医治与矫正,极有可能产生自杀甚至于报复社会,戕害他人生命的极端行为。

变革时期的“公民焦虑症”既是个人心理病症,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,不止关乎个人与家庭,更是一种社会问题。根治“焦虑症”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心理咨询与疏导释解心头压力。心理学专家认为,心理解压最主要的是自我调节。焦虑症内因源于缺少发现和寻找快乐的“慧眼”,一位诗人说:“哪里有生活,哪里就有快乐的宝藏。”善于从生活中找乐,释放不良情绪,是至关重要的。

但许多“焦虑症”患者已病入膏肓,深陷其中不能自救,靠自我调节走出阴影很难,这就需要社会心理干预。心理咨询应是多种形式,包括建设和谐社会文化、心理医生看病、心理电话疏导、人与人之间沟通等。亲情、友情、真情是化解“焦虑症”的最好“润滑剂”,我们需要重新拾起以沟通、交流、启迪为特点的思想工作传家宝。

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心理咨询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 没有了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 
       最新动态
    固顶文章云在青天水在瓶——郴州技师学院教师生命健康与自我关怀主题心理健康讲座
    固顶文章懂道理和讲道理——家庭教育中的良性干预——郴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暨郴州市荣瑞家长俱乐部公益沙龙活动
    固顶文章2024年心理咨询师培训考证现已开放报名
    固顶文章郴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心理咨询师技能实操培训班第5期招生简章
    固顶文章郴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 · 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招生简章
    固顶文章郴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免费心理危机干预咨询热线

     


    郴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 版权所有
    通讯地址: 郴州市苏石路28号政务中心十楼 湘ICP备15014647号
    咨询热线:0735-2173851、0735-2173352、15367251195;QQ:499142091 QQ群:26983507(一群)、9216806(二群)